内部经营条件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更新时间:2006-09-28 09:04:05 点击率: 4155
企业经营条件是影响企业战略的关键因素,如何根据客观环境和经营条件做出正确决策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之所在。构成企业内部经营条件的因素很多,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企业真实偿债能力评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l ) 企业所有制性质和经营管理体制。所有制性质和管理体制与偿债能力分析的关系最集中地体现在财务报表的编报上。现实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往往与经营者个人利益挂钩甚至影响升迁,故虚盈实亏,将小利扩为大利的倾向比较突出;而合伙或个体企业由于经营者就是投资者,经营所得都为经营者占有,虚盈实亏对经营者来说无利可得,所以突出的倾向是通过隐瞒收人、扩大成本和费用等方式来人为调控利润,以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同样对于法人治理结构较完善的企业财务数据一般较为可信;而对于家族式企业的财务报表则应谨慎对待。所以,对表内分析数据下结论之前,首先应结合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管理体制等因素,重点要考核企业是否存在虚盈实亏或是否有偷漏税情况,以便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
( 2 )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与能力。一个好的企业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者来驾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不能脱离经营者素质。因为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对市场、产品或服务对象的研究程度,其自身的职业道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和作风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最终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偿债能力。一个争权夺利、相互猜疑、生活腐败、同流合污的领导班子不可能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营效益和树立良好的信誉,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期效益和偿债能力。
( 3 ) 企业法人代表的个人信用和道德行为。法人代表顾名思义是企业法人资格的代表,是企业经营的最高权力者,其个人行为对企业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时决不可忽视法人代表的个人信用状况、偿债意愿和行为道德。一个不讲信用或行为不端的人隐含的债务清偿风险也是巨大的。目前许多金融债券的逃废、欠息欠贷的产生并不全是因为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或企业丧失偿债能力,有一部分是因为法人代表的信用道德沦丧造成的。法人代表的个人信用意识和道德规范直接左右着企业的偿债意愿,在分析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时必须对此加以考核。
( 4 )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偿债能力指标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在成长期,由于大量的资金投入需求,以及投入资金尚未形成有效的回报,企业即使有较低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是允许的,而在衰退期,资金闲置,资产赢利能力下降,即使有较好的偿债能力指标,也不能表明企业具有充分的偿债能力。企业不同的市场策略也会影响到偿债能力指标,当企业推行积极的市场策略时,企业存货迅速减少,应收账款的余额上涨,但企业的坏账会增加,账款回收期增长,此时,要求有更高的速动比率才能修正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减弱的影响。
( 5 ) 企业历史信用状况。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从表象上来说主要是分析其偿债能力的强弱。但有能力不一定就有偿债意愿。所以,分析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要考核当期报表,更要重视历史的偿债状况,调查是否有债务诉讼,是否发生过逃废债务、欠息欠贷行为,是否发生过商业信用纠纷等历史情况,以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态度进行分析。
由于单独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内的各指标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以及企业内部条件对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影响。因此,只有将影响企业的表内因素与所有的内部经营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例如,同类型企业由于规模大小差异,其资本结构及其所反映的偿债能力的比率也大不一样。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高于小型企业,但前者的偿债能力不一定小于后者。另外,还应结合经营管理者的愿望和胆识等因素来考察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对于不同条件下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在财务分析中,还可以借鉴金融系统对企业的信用评级结果来分析企业的经营道德,从而得到较客观的评价。